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团委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悠悠千古论华夏(二)——书法篇

发布时间:2020-04-11    点击次数: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辉煌。信步三百米甬道,阅历五千年沧桑。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几多荣辱沉浮,几度盛衰兴亡。圣贤典籍,浩如烟海;四大发明,寰球共享。缅怀漫漫岁月,凝聚缕缕遐想。

——中华世纪坛序

书法的历史

 

 

 

    中国拥有五千年璀璨的传统文化,在这一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书法不仅以其独特的雄浑之美使迁客骚人为之醉心,而且也因其秀逸之美而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书法的历史源远流长,历经千年而不衰,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艺术的象征和结晶。书法的起源与汉字息息相关,汉字的表意性及其独特的结构,为书法艺术提供了前提条件。

 

01

甲骨文

 

 

 

    甲骨文的出现奠定了我国书法艺术的基础,标志着我国书法艺术的产生,随着时代的发展,篆、隶、楷、行、草等书法字体逐渐形成,形成了书法艺术绚烂多彩的局面。

 

02

 大  篆
 

 

 

    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针对不同的书写媒介,大篆亦有金文(或称“钟鼎文”)与籀文之别。

 

 03

小  篆

 

 

 

    小篆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秦始皇灭六国后,下令以秦国的“小篆”作为标准来统一文字。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

 

04

隶  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风格,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乙瑛碑书风颇严谨,富素朴之趣,是漠隶成熟时期的典型作品,也是后人学习隶书最佳范本之一。

 

05

楷  书

    楷书,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字体,它是由隶书演化而来的,也叫正楷、真书,更趋简化,字体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

 

 

 

 

 

    颜体书法,顾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前无古人。从美学上,颜体书法,具有形体美、阳刚美、人工美,数美并举,为后世立则。颜体一出,成为盛唐气象鲜明标志之一。

 

06

行  书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遒媚劲健的笔尖美,流贯于每一细部。略剖其横画,则有露锋横,带锋横,垂头横,并列横等,随手应变。其竖画,则或悬针,或作玉筋,或坠露,或斜竖,或弧竖,或并列,各尽其妙,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07

草  书

 

 

 

    草书,别称藁书,是汉字书法中的一种字体,具有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的特点。它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类,在书写过程中要遵循气势贯通、挫综变化、虚实相生的章法原则。

 

 

 

    “书法艺术是艺术美中最具有理念意义又最淳朴的美的形式。”所以世人公认中国书法艺术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现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本期的书法介绍就到这里了,下期让我们一起走进“书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绘画世界,共同领会绘画的奇特魅力吧!注:文章内各种书法皆选自中国文化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