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一张幕布、一盏明灯、几根竹签,皮影戏跨越千年时光,在校园里焕发新生。2025年5月,图书馆以“非遗皮影戏”为主题,通过“非遗课堂”与“非遗宣讲”两场活动,带领学子们走近光影艺术,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让非遗的种子在传承与实践中生根发芽。
“指尖上的千年技艺,幕布后的文化密码。”5月14日,图书馆邀请长沙何氏皮影第五代传人李琦作为非遗课堂主讲人。身为传承人,同时也是我校2021级视传专业学子,他以“传承者”与“创新者”的双重身份,将皮影戏的起源、发展与制作工艺娓娓道来。他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南北皮影流派的不同特点,随后播放了经典皮影短片《龟与鹤》,生动的影像让大家对皮影艺术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实操环节中,李琦现场演示皮影裁剪、打孔、组装与操控技法,指导同学们亲手制作《西游记》皮影角色。刀锋游走、环环相扣,年轻的手掌与古老技艺碰撞,幕布上的翩跹身影,正是文化薪火相传的生动写照。
“以童趣点燃传承,让非遗扎根未来。”5月21日,中南林涉外学院图书馆宣讲团走进长沙市望城区附中青石第二小学,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场“看得见、摸得着”的非遗之旅。活动以经典IP“西游记”为引,大学生讲师们用“金箍棒点化皮影戏”创意开场,熟悉的卡通形象以皮影戏的形式呈现,瞬间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最热闹的是动手环节——裁剪轮廓、组装关节、缀结操纵杆,孩子们分组制作“西游皮影天团”,当稚嫩的小手举起自创皮影,幕布上跃动的不仅是西游角色,更是文化传承的无限可能。活动尾声,全场师生手持作品合影,童声笑语与斑斓皮影交织,绘就一幅“非遗未来可期”的生动图景。
从大学课堂到小学校园,从技艺研习到童心启蒙。此次“非遗皮影戏”文化传承系列活动通过“学传结合”的模式,不仅锻造了青年传承者的文化自觉,也在童稚心田播下了非遗种子。未来,图书馆将继续肩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让非遗之花在岁月的流转中永不凋零,持续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