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活动】第八期思政读书分享会成功举行!
时间:2024-04-15 点击:
【马院活动】第八期思政读书分享会成功举行!
2024年4月11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经济学院联合举办的思政读书分享会有序开展。你是否曾在书的海洋里迷失自我,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你是否曾想要将那份喜悦与他人分享,一同探索知识的奥秘?如果是,那就让我们一起加入思政读书分享的行列,用心灵的火花点燃彼此的智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八期思读会的精彩瞬间吧!
阅读启智 书香润
心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读书是一种慢生活的方式,是一条对话智者的连线,是一个养性修身的习惯。本期思读会的主题为“共沐书香,悦享成长”。在这个分享会上,选手将有机会展示自己最喜爱的书籍,分享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与思考。无论是文学经典,历史探索,科学探索,还是哲学思考,都将在这里找到同道中人,探讨相同或不同的见解,相互启发,共同成长。


浸润书香 筑梦未来
《论犯罪与刑罚》
来自23级法学4班的杨皓远同学和23级法学3班的柏晨睿同学都向大家推荐了《论犯罪与刑罚》这本书。本书是是意大利的经济学家、法理学家和刑罚改革者贝卡里亚写的。杨皓远同学侧重于分享贝卡里亚关于废除死刑的理念,并详细讲解了我国死刑的方式及必要性。柏晨睿同学侧重于分享本书为现代刑法制度所确立的刑法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刑罚人道原则。


《恰同学少年》
来自22级金融6班的邓萱萱同学向大家推荐了《恰同学少年》这本书。本书是由著名作家及中国内地男编剧黄晖写的,主要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表现背景,描绘了1913-1918年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积极进取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纯真美丽的爱情故事,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绶等一批优秀教师形象。


《自卑与超越》
来自23级思政1班的张慧怡同学向大家推荐了《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本书的作者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自卑与超越》是一部青少年必备的心理学读本,家长与教师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工具书,青少年了解自我、解疑释惑、健康成长的必读书。


《活着》
来自22级国贸1班的刘佳卉同学向大家推荐了《活着》这本书。本书是余华创作的一部长篇虚构小说,首次发表于1992年。作品以福贵一家为主线,展现了从大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变革,以及福贵的人生和家庭所经历的种种苦难。最终,所有的亲人都离他而去,只留下了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理想国》
来自21级国贸3班的黄松涛同学向我们推荐了《理想国》这本书。该书主要围绕正义原则、社会分工、哲学王统治三个方面来说。柏拉图强调社会分工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都应根据自己的天赋和能力从事适合的工作,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四世同堂》
来自22级电商3班的班尹仕林同学向我们推荐了《四世同堂》这本书,本书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保卫延安》
来自23级法学3班陶智睿同学向我们推荐了《保卫延安》这本书。本书全面地描绘了1947年3月到7月延安保卫战的历史进程,热情地歌颂了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的雄伟气魄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生动地展现了在延安保卫战中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这一历史发展过程的全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急剧变化的政治、军事形势。


星光满路 少年毅行
时间如白驹过隙,生命如晨曦流逝。此次思读会就要接近尾声,让我们抓住眼前的每一份美好,把握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相信当你与他人分享你的心得时,你会发现,读书不仅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责任和荣耀。让我们携手前行,探索书海的奥秘,共享阅读的乐趣!

图源:刘子萱
供稿:田 静
郑曦旺
编辑:刘子萱
审核:卢秋蓉
复审:甘 甜
终审:张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