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校并举齐推进,融合育人向未来|律校融合·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暨大学生普法志愿者培育讲座圆满落幕
时间:2024-12-14 点击:
律校并举齐推进,融合育人向未来|律校融合·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暨大学生普法志愿者培育讲座圆满落幕
12月11日,长沙市律师协会乡村振兴法律专委会联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我校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了“律校融合·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暨大学生普法志愿者培育讲座”。长沙市律师协会乡村振兴法律专委会全体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凤健、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姚湘莲、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金凌菲、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温雅琴等学院领导以及法学专业的全体教师和四百多位学子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介绍
活动嘉宾
本次讲座邀请了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望城分局执法大队杨风光副大队长、望城区检察院欧阳妮检察官、湖南农业大学陈叶兰副教授等政府和高校专家以及数十位专业律师参加。


活动致辞
刘凤健院长强调此次活动不仅强化了乡村振兴法律服务,还注重大学生的普法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现了学校对高端化、全球化和个性化办学理念的坚持。我院聚焦立德树人,推动思政课教学与普法教育创新,积极响应中央关于乡村人才振兴意见,实施大学生普法志愿者计划,强调在校生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号召大家利用学院平台,提升自我,贡献精神力量。

嘉宾发言
张作辰主任
乡村振兴专委会主任张作辰列举了长沙市律协乡村振兴委近期在乡村振兴领域所取得的累累硕果,同学们从中汲取了关于乡村振兴的法律服务经验,收获颇丰。最后,张作辰主任指出,乡村振兴之路任重道远、未完待续,呼吁同学们齐心协力、积极实践,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陈叶兰副教授
陈叶兰副教授强调了乡村振兴法治建设对所有法学学生的重要性,同时对学院组织的普法志愿者培训活动表示肯定。她指出乡村振兴领域的法律知识对于做好普法志愿者至关重要,同时给在场的同学们给出建议:一是法学学生应利用暑假通过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的实习获取实务经验,确认职业方向,而非仅凭冲动。二是积极参与普法志愿者活动,无论有无组织,都是传播法律知识、成为法律专家的有效途径。三是强调法律思维、逻辑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提倡随时准备成为普法志愿者,实现自我成长。最后,鼓励同学们与法律专家交流,促进学习与实践。

欧阳妮检察官
欧阳妮检察官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耕地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和“公益诉讼+耕地保护”三个维度,深入浅出的分享了宝贵经验。她不仅阐述了理论精髓,更通过剖析一起简明扼要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例,使同学们对公益诉讼的运作流程有了透彻的理解。此次分享增强了同学们实践操作的认知深度,拓宽了其理论与实务结合的视野广度,激发了投身自然资源保护和公益诉讼工作的热情高度。

徐芳副主任
乡村振兴专委会副主任徐芳强调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法律服务对保障农民权益、促进乡村治理法制化的重要性。分析乡村法律需求,特别强调公共法律服务的角色,旨在护航乡村振兴发展。

刘琴副主任
乡村振兴专委会副主任刘琴以其独特的律师视角,深入剖析了“乡村振兴法律服务”的内涵与外延。她从定义、区别及需求三个维度,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领域的特色与价值。从理论的殿堂步入实践的田野,在实践中茁壮成长。在场的大学生对乡村振兴领域的法律实践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魏语珊律师
律师代表魏语珊就了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进行了详细阐述。她表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成员大会、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及监事会。各机构职能明确,共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谢龙律师
律师代表谢龙分享了关于法律振兴乡村的宝贵经验。他首先介绍了村(社区)法律顾问的工作内容。接着,他详细阐述了腾飞村层矛盾治理体系,强调了法治在化解矛盾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他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分享了关于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对于推进乡村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李铁华律师
律师代表李铁华以“让法律之光照亮乡村贫困之家”为主题,分享了宝贵的经验。他强调了法律在乡村贫困家庭中的重要性,用生动案例展示了法律与情感、道德的交织。

王海宇同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协会会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代表王海宇同学上台发言,他指出,随着国家对农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他们团队在过去一年中积极响应号召,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积极宣传乡村振兴事业,投身于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随后,王同学从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进行实践项目的精彩分享。

活动总结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温雅琴副教授对此进行了讲座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专业的法律培训和指导,培育一支具备法律素养和志愿服务精神的乡村振兴普法志愿者队伍,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最后,温院助对在座的听众给予了美好的祝愿,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子们能够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村振兴始于心,齐心协力践于行。“律校融合·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暨大学生普法志愿者培育”讲座成功召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次活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徐轶老师(兼市律协乡村振兴委副主任)表示,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子们对乡村振兴和普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激励了他们积极投身到乡村发展事业中去。


在未来的法学专业发展中,学院将更加注重对学生乡村振兴法律知识的培养。通过开设课程、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的法律需求和政策导向。让学生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继续加强与乡村振兴相关部门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打造无边界联合育人模式,共同探索法学教育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培养更多具备乡村振兴法律知识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