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观察】一座难求,图书馆自习室被“私人订制”
更新日期:2017-10-26 浏览次数:469
“学院自习室自习座位太少了,根本找不到自习位置。”江同学在学院某微信公众号建议墙留言道。为此,记者专门来到了学院图书馆自习室进行实地考察,奇怪的是,原本能容纳二百五十余人的自习室不过坐了十几人,但所有的桌面上都摆满了书、水瓶等杂物。
“从我半个月前来的时候我旁边的座位就摆了书,到现在为止,也没有看见有人来自习。”一位正在图书馆一楼自习的男同学一脸无奈地跟记者说道。
蹲点调查,“占座现象”令人堪忧
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自习室使用状况,记者连续八天在自习室蹲点,发现在上午七点到九点半,下午的四点到七点,包括周末整个上午,自习室有书无人的座位都有七成以上,没上自习的人占座不用,想上自习的人却无座可用,自习室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随后,记者随机采访了50位同学,他们均表示希望能在自习室自习。其中,有23名同学表示曾去过自习室但找不到座位只得作罢,还有6名同学表示在同学那里了解到自习室的情况,只能望自习室兴叹。
在大学校园中,自习室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学习场所。在自习室自习,一则环境较为安静,学习氛围较好;二则集中自习便于相互监督,有助于同学提高学习效率。自习室本该是大学生学习的最佳场所,为何“一座难求”?有关部门对此可曾制止?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学院图书馆。
屡禁不止,难题背后的那些事
据了解,为了给真正想自习的人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学院于今年上半年专门开设了考研自习室和考证自习室,并实行“一人对一座”的实名制度,优先分配给广大考研、考证类学生,以供学生有针对性地备考。
一个学期过去了,负责自习室日常管理的张同学感到为难不已。她抚额叹了一口气道,为了杜绝“占座”现象,馆里对于长期“有座无人”的座位会定时进行清理。但尽管不厌其烦地打电话催促,占位现象还是屡禁不止,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占着位置就是不来,他们也不知如何是好。
记者进一步采访了图书馆负责人罗老师,了解到在图书馆落成后,学院采取了借阅合一这种方式极大地方便了同学,但占座求位问题也随之而来。虽然,图书馆相关制度中明确规定了反对占位,但在日常进馆和每日闭馆前的观察中还是能见到不少占座现象。
“对于图书馆的藏书我们都会有专人收集并加以整理,但如果是同学留下来的书,其实无论如何将其清理还是有所不便的。”罗老师如是说,“一来是担心重要的书籍遗失,二来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纠纷。”所以,对于同学们的占座行为,图书馆方面一直以口头规劝为主。
邂逅文明,一起成就更好的图书馆
针对屡禁不止的占座现象,罗老师提出了几点看法,首先自习室占座现象体现了资源的相对稀缺,这点,学院已经通过全天开放图书馆对自习时间进行了进一步延长,让大家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学习。其二,有些同学久占少用,导致其他同学无座可用,本来就有限的资源还被闲置,本该流动共享的自习室资源成为私有,在当今这个共享经济时代,这是不应该出现的。
记者查询了网上的资料,发现自习室占座这一问题几乎是所有高等院校的“老大难”问题,因为本身对是否占位的界定就是有争议的,想要禁绝也必定要消耗巨大的人力成本。
因此,想要解决占座问题,首先,学生间文明自习显得十分必要。与其院方管理,不如学生自觉遵守,文明自习、文明占座。毕竟追本溯源,还得从自身做起。只有每个学生提高自己的社会素养、公共道德和共享意识,真正做到按需用座,才能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让共享资源更好的服务你我他;其次,院方的积极引导和支持也必不可少,图书管理员可以对自习室位置发放预约卡等都是可行之策。
供稿:葛樱 蒋太阳 钟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