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是什么模样?
校园大使
有他们的答案
(通讯员 丁晓妍 张梓杨)4月30日,第五届联合国人口基金“一带一路”青年领导力项目校园大使培训班结业仪式在上海立达学院圆满结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资尚霖、施思同学与来自全国十七所高校的校园大使参加了线下总时长达70个小时的培训,并顺利取得结业证书,最终获评校园大使的称号。
汇报演讲中,校园大使们围绕各组抽取的社会话题进行了课题汇报。两位同学根据各自课题题目,与小组伙伴分工合作,经过背景调查、数据分析以及绘声绘色的演讲,整场汇报进行得如火如荼,展现出当代中国青年的时代风采!
非常荣幸能在本次校园大使培训班中担任第四组的组长,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很活跃,非常支持和配合我。在很短的时间内,所有人都打的火热,配合默契,仿佛一家人。
我们一起熬过最长的夜,喝过最苦的咖啡,品味过短暂但却最有意义的7天6夜。我们在做小组讨论的时候气氛是浓烈的,回答是积极的,结果是完美的。每次我们组的回答都能引起所有人的满堂喝彩,大家共同出谋划策,彼此竞争但又相互理解。我想,这大概就是最好的团队吧。
在最后的结业汇报上,我们组的课题是“树立性别平等观” 。作为第一个选出场顺序的队伍,我们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第一个出场。我们针对课题进行了充分的探究,查询了很多的资料,最终在结业汇报的时候,顺利的打响了第一枪。
在本次培训班中,我收获了友情,知识和领导力。最后,希望我们能珍惜彼此,珍惜这一段经历,不负遇见!
——资尚霖
根植华夏,胸怀全球,相约魔都。十八所兄弟学校在上海立达学院相聚一堂。我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交流过后,我真实的感受到了身为校园大使的我们所肩负的责任。
经过层层选拔,我很荣幸能够作为校园大使来到这里进行学习与交流。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园大使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一不彰显着高校风采。一周的学习虽然短暂,但是有无数个瞬间让我被触动。
我们谈论性别平等,我们学习社会创新,我们倡导青年领导力。新奇的课程内容,有趣的上课形式,那些我从不曾接触过的知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输进了我的大脑里。
结束这里的课程之后,我希望自己未来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谦卑的态度不断地去学习、去探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相信,这里只是我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会更加踏实坚定的走下去,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梦想。
——施思
结业仪式现场青年领导力项目全面升级,正式更名为“联合国人口基金UP计划:青年榜样影响力培训”(UNFPA UPower Initiative :Youth Leaders Influence Training)。
“UP计划”实施后,将为更多中国青年提供宝贵的国际化交流平台,不断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服务青年成长,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拓宽青年人的国际视野,提升领导力、沟通协调能力、项目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工作能力,积极参与到对全球事务了解和建言献策的实践当中,做“一带一路”的积极倡导者,助推青年成长,提升榜样影响力。
联合国人口基金贝宁代表创新与技术项目官员Wilfried Rouamba 先生,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青年项目官员高山先生,参会嘉宾AGBESSI Fifonsi Audry博士、Via Me Association董事会主席分别致辞。他们表示,2015年联合国所有会员国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议程的核心是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这是全球所有国家在国家间伙伴关系中迫切需要采取的行动,为当今和未来人类与地球的和平与繁荣描绘了共同的蓝图。
“南南合作”作为实现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ICPD)以及《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跨领域参与模式,将“南南合作”的干预措施作为联合国人口基金所有专题领域的基础。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南南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和倡导者。为推动联合国人口基金可持续发展17个目标的实现,中国同世界青年一道,在未来更加广泛全面的交流与合作中,将共同贡献更多更大的力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加快构建发出青年声音,书写青年华章。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每一种奋斗的姿态,都是怒放的青春。
在五四青年节的今天,
祝愿中国的青年,
用智慧、用领导力,
不断进步,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筑梦前行,不惧艰险,
让汗水,挥洒在东西南北,
让青春,在每个角落绽放生花。
“中国的未来,拜托了”
责编:张梓杨
审核:任晟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