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工程部  >  工作动态  >  安全文明生产

安全文明生产

安全宣传教育

发布时间:2021-04-26    点击次数:

  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不断发生了各种学校安全事故,夺走了一个个年轻的生命,一次次向我们敲响了警种。每听到一起学生事故,就让我们越发感到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安全教育则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的交通、治安、食品和卫生等许多方面的社会管理也还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的速度,而学校是社会中人群比较集中的地区,又都是未成年人,是目前社会中最需要保护的群体,很容易成为各种安全事故的易发地和多发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从来没有过的事故也会出现,不允许我们有稍微的疏忽和麻痹大意。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我们要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把强化学校安全责任摆到最重要的位置。
  一、学校安全工作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重视重视再重视,尽心尽心再尽心。校长和老师多一分责任,学生就会多一分安全;工作中多一分细心,学生就会多一分呵护。我们一方面要呼吁各级政府增加教育投入,不断完善学校设施条件,建立健全学校的安全工作体系,创造安全合格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在外部条件还一时不能完善的条件下,更要增强学校自身的责任意识,把学校工作做实做细,充分调动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依靠我们扎实的工作、严格的管理和精心的关爱,去弥补外部条件的不足,把各种安全事故降到最低的程度。学校再困难,也要为学生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这是我们神圣的责任,崇高的使命。二、积极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
  无论是教师、父母或者警察,都不可能给任何孩子安全一生的承诺和保护,只有学生自身具备了安全意识和能力,方可一生平安。因此,安全教育的落脚点应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形成自救自护能力。它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交通安全教育(包括行路、骑车、乘车、乘船等)学校要教育学生学习交通法规,熟悉交通信号(信号灯、手势)和标志,掌握交通安全常识,在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规范,切实保障自身和他人的交通安全。
  (2)日常生活安全(包括防触电、防煤气中毒、防火、家务劳动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等)
  学校要教育学生掌握用电、用气、用火安全常识,严禁违章操作,能正确识别并学会使用各类灭火器。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注意饮食卫生习惯和用药卫生,严禁食用过期、变质、有异味的食物,不买容易发生食物中毒的菜,防止食品污染,有效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及防止其他几种常见的食物中毒,如:发 芽的马铃薯、没煮透的四季豆、鲜黄花莱、认不准的蘑菇等。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获取有关信息,学校指定专人每天从网上下载饮食安全工作方面的信息,及时向学生通报,特别是各地学校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要求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鉴,起到了较好的警示作用。
  (3)活动安全教育(包括运动环境和器械的安全、体育课的安全、游泳、滑冰、野外活动、游戏、放鞭炮、人流拥挤的公共场所安全等)。
  要教育学生遵守体育锻炼规则,作好运动前准备,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游泳要有组织和安全措施,严禁私自下河游泳,杜绝冒险行为。要教育学生外出、乘车注意安全,管好钱物,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要教育学生燃放烟花爆竹要选安全地带,不在公共场所及禁燃区燃放烟花爆竹,严禁违章燃放。
  (4)网络安全教育
  网上交友已成为青少年交往的重要形式,因此教育学生网络交友要谨慎。在网络环境下,部分学生的人格冲突十分明显,在现实生活中是好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可能扮演“光明破坏神”的角色。因此教育学生在网络环境同样要有个人的人格尊严。网络价值观念模糊。传统道德规范中诚实守信等道德品质在网络世界中受到严峻挑战。一部分学生认为,在网络这样的场所进行欺骗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教育学生在网络世界仍旧要遵守传统道德规范。网络言行随意放纵。学生们在网上交流常使用污言秽语,特别是在一些聊天室和论坛中,经常可以看见互相谩骂和人身攻击的字眼。因此教育学生在网上也要使用文明语言。
  (5)心理健康教育
  要根据自身特点,采用“家长一班主任一心理辅导教师”合作模式,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
  三、经常开展学生安全演练,形成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坚持“积极预防和科学预防”的工作原则,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开展日常安全教育与培训、开展紧急疏散演练等安全教育活动,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安全演练,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每学期至少有一次疏散的实际演练,并且在每一个教学班门口张贴该班级的紧急疏散线路图,让学生熟悉逃生路线。同时,可以在平时的体育课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逃生技巧的训练,并要求学生上下楼梯、放学、集会的时候都按照紧急疏散线路图列队行走。还要举办多种形式的安全演习教育活动,如灭火演习、人工呼吸演练等,让安全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形成习惯。